Home社會逛夜市也能愛地球!新竹縣「減塑夜來夜環保」行動登場 新豐夜市打造低碳新風潮

逛夜市也能愛地球!新竹縣「減塑夜來夜環保」行動登場 新豐夜市打造低碳新風潮

圖 /新竹縣政府 環保局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部

新竹縣「夜市革命」正式開跑!縣環保局宣布,新豐夜市於7月每週一化身「環保夜市」,推出一連串「減塑新食尚」活動,鼓勵民眾自備購物袋與循環容器參與綠色消費,不僅可享折扣、加量等優惠,還能兌換限量環保好禮。從日常夜市體驗出發,新竹縣正翻轉傳統消費模式,掀起一股低碳生活新浪潮。

夜市也能很環保!從源頭減量到資源回收全面升級

走一趟新豐夜市,你可能會發現一個新風景:攤商不再主動提供塑膠袋,取而代之的是擺放在顯眼處的「二手袋循環箱」,供顧客自由拿取、重複利用,減少一次性塑料消耗。縣環保局表示,這樣的小設計已在多處夜市推行,效果顯著,不僅降低垃圾量,也逐漸改變消費者的習慣。

此外,內用攤商亦同步推動使用可重複洗滌的餐具與容器,讓「吃乾淨」也能「吃永續」。7月7日、14日、21日與28日四個週一晚上,新豐夜市更設有宣導攤位,民眾只要自備環保杯或購物袋在指定攤商消費,即可享有優惠並兌換限量小禮,讓做環保也能變得「有感又有獎」。

減塑不只是口號,是一場「生活習慣革命」

近年來,「減塑」不再是環保人士的專利,而是全民運動。新竹縣環保局從109年起便積極推廣環保夜市與商圈,包括內灣、竹北、關西、新埔等地皆已展開實驗性的「低塑場域」轉型。這波擴展至新豐夜市,除了政策持續性,也透露出地方政府對「環境友善行為在日常化」的執著與信心。

與其大費周章清理垃圾,不如從源頭減量開始。透過攤商參與、民眾教育、回收設施完善化,夜市這個庶民日常的重要場域,正在變成減塑政策的實驗室。或許比起大規模禁塑令,更有效的是從「一袋不拿」、「一杯自帶」這類小行動開始。

圖 /新竹市政府 環保局

下一步:商圈與夜市轉型應納入制度設計與誘因

不過,環保推動不能單靠宣導與短期活動支撐。專家指出,若要真正讓「環保夜市」制度化,未來應建立更明確的攤商參與機制與獎勵制度,例如稅務減免、認證標章或租金優惠等,讓願意投入永續行動的攤商更有誘因長期投入。

此外,地方政府也應持續追蹤使用者回饋,進一步擴大成功經驗至週邊商圈與觀光市集,形成綠色夜市群聚效應,讓減塑從單點突破走向整體轉型。

📆活動資訊快看這邊!

📍地點:新竹縣新豐夜市
📅活動時間:7/7、7/14、7/21、7/28(每週一晚間)
✅優惠方式:

  • 自備環保杯、餐盒、購物袋至指定攤商消費享折扣/加量

  • 可兌換限量精美環保小禮
    ♻️設有資源回收區,請落實垃圾分類,共同維護乾淨環境

相關新聞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