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國際台美貿易中油瞄準美國頁岩氣資產 傳洽購能源公司尋政治與能源雙重籌碼

台美貿易中油瞄準美國頁岩氣資產 傳洽購能源公司尋政治與能源雙重籌碼

示意圖 /depositphotos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部

正值台美關稅談判期間,國營事業中油被爆積極評估收購美國頁岩氣資產,引發各界關注其背後能源戰略與政治盤算。根據《路透社》引述三位知情人士報導,為確保台灣能源供應安全,中油正鎖定美國南部如德州、路易斯安那等地的頁岩氣田,評估併購相關天然氣生產資產,進一步確保液化天然氣(LNG)供應穩定。

報導指出,此舉不僅是經濟考量,更可能是為了應對川普勢力捲土重來所帶來的政策風險,提前布局能源外交籌碼。過去美方曾將關稅與能源出口捆綁施壓,中油若掌握天然氣上游資源,或可提升我方在關稅談判中的戰略籌碼。

中油對此未予否認,僅回應表示,公司在全球多地皆持續進行投資評估,美國頁岩油氣技術成熟,是全球能源戰略的重要一環,若有合適機會,將審慎評估是否投入資金。

擬洽Aethon與三菱手中資產 收購意願浮上檯面

根據路透消息,中油近期鎖定的對象之一為美國能源公司 Aethon Energy Management。該公司活躍於海恩斯維爾頁岩氣區,目前正在與日本三菱商事談判出售公司,中油據傳也對該資產表達高度興趣。雖然雙方是否最終談成仍屬未定之數,但消息已引發能源市場對台灣參與美國頁岩氣版圖的關注。

海恩斯維爾與阿帕拉契盆地被視為美國重要天然氣基地,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資料,前者每日產出4.36億立方公尺、後者更達10.3億立方公尺。若中油成功切入,將成為亞洲少數直接掌握美國上游天然氣資源的國營企業。

財務壓力沉重 中油有能力出手嗎?

不過,觀察者對中油的財務體質存有疑慮。根據財報顯示,中油已連虧五年,累積虧損高達691億元。董事長方振仁曾坦言,公司負債比已逼近93%,為優化財報,正持續向經濟部爭取增資與補貼。

外界質疑,在自身財務尚未脫困的情況下,中油是否真有本錢與意願投入高風險的海外能源資產。更何況,年初剛與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公司簽約,承諾購氣與投資,部分能源學者就直指該案風險過高。

能源專家梁啟源表示,中油若進一步出手收購美國資產,應公開評估報告與風險控管機制,避免重蹈過去投資錯誤。他特別指出,阿拉斯加LNG管線因途經生態敏感地帶,遭環團與民主黨長年抵制,極可能成為「無底洞」。

LNG進口不斷攀升 台灣能源自主仍仰賴海外佈局

根據數據平台Kpler,台灣2023年LNG進口量達2,178萬公噸,為15年來新高,顯示我國對天然氣依賴日深。中油身為主要進口商,若能取得上游資源,不僅可穩定供應來源,也有助於能源成本控管。

但投資海外能源資產絕非萬無一失。在全球能源轉型與價格波動風險下,如何避免因政治壓力或短期誘因進入高風險市場,是中油與政府決策者未來最大的挑戰。

此次中油擬赴美收購頁岩氣資產,背後顯然不單是能源戰略,更涉及對未來台美經貿談判的籌碼布建。然而,對一個連年虧損、債務高企的國營企業而言,若未建立起足夠風險控管與財務保障機制,最終可能淪為政治表態的「買單者」。投資頁岩氣不只是簽約,更是關乎國家能源安全的長期戰役,中油須謹慎而行。

相關新聞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