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台師大女足抽血風波延燒】周台英首度受訪認疏失:願承擔責任 但霸凌罪名太沉重

【台師大女足抽血風波延燒】周台英首度受訪認疏失:願承擔責任 但霸凌罪名太沉重

示意圖 圖 / AI生成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部

針對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抽血實驗」事件引發的風波,爭議當事人,台師大運動競技學系副教授周台英,首度接受媒體訪問,坦言整起事件「始料未及」,並首度鬆口承認在實驗過程中確實存在程序疏漏,願意接受應有懲處,但對於外界貼上「權勢霸凌」標籤,她直言「太過沉重」。

這場風暴起於部分學生指控在未完全知情的狀況下,被要求參與連續多日的抽血研究,引爆學界與體壇對「研究倫理」與「師生權力失衡」的高度關注。而周台英,作為主導研究的教練兼教師,則成為眾矢之的。

「初衷是善意,沒想到造成壓力」

周台英表示,她進入台師大任教至今22年,自己也曾是國家隊選手,深知運動訓練的辛苦,推動生理數據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透過科學方式協助選手提升表現。「我真的不是要傷害學生,而是想幫助她們變強。」她語氣無奈地說。

然而,她也坦承,在進行抽血研究時,確實存在流程問題。雖有口頭徵詢學生參與意願,但未能當場完成書面同意程序,反而事後補簽同意書。「這點是我忽略的地方,該檢討的我會檢討」。

針對外界傳聞研究「連續14天、每日三次抽血」,她也澄清並非事實,「那樣的研究根本無法通過倫理審查。」所有抽血作業均由專業持照護理師執行,並有依照校內相關研究倫理流程申請。

從「解聘」到「懲處」 她說:打擊信任的崩塌

事件爆發後,校內霸凌防治委員會建議予以解聘並禁止兩年內再任教。周台英與律師團上訴,指出處分過重,並逐條反駁原報告的九大指控理由。最終經過台師大三級教評會審議,將處分改為包括「記過、停課」等五項懲處。

「我本來以為事情告一段落了,沒想到還沒等教育部決定,又掀起新一波討論。」她語帶疲憊地說,直言這起事件打破了她對教學現場與人際信任的基本認知。

權力與教育邊界的模糊地帶

這起風波之所以引發關注,不僅因為涉及研究倫理,更揭示出一個長年被忽視的問題,在運動體系與學術場域中,教練與學生之間的「信任」是否也成了一種壓力?當學術目標、成績壓力與訓練成果交織在一起,學生是否有「拒絕」的空間?

周台英或許真心為學生好,也有其專業與經驗,但一旦「過度投入」成了某種干涉或要求,而缺乏完善程序保障,就容易陷入權力結構中的灰色地帶。這正是為何學術與體育機構必須更重視權責劃分與倫理機制建置的原因。

教育不能建立在「好意」之上

正如有學者指出:「再崇高的教育目標,也不能凌駕於學生的自主意志。」這起事件,無論最終懲處為何,應促使高等教育機構重新審視:教師的「好意」與學生的「選擇權」,究竟是否在公平、安全與對等的關係下展開。

未來,若類似的研究或訓練方式仍要進行,除了程序要更嚴謹,師生雙方也應建立更透明、平等的對話空間,讓學術與運動不再背負彼此的傷害。

相關新聞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