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部
「我現在真的覺得自己是新竹人了。」來自越南的新住民阿蘭臉上滿是笑容。五年前初來乍到時,她連「你好」都說不出口,如今已能自在與醫師對話、搭公車也不再迷路,甚至懂得如何和孩子談心,這一切轉變,來自她參加的「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
為幫助更多像阿蘭一樣的新住民順利融入在地,新竹市政府每年定期舉辦該項課程,今年課程將於8月3日至9月28日展開,由民政處主導、委託民間團體辦理兩個班次,針對國小一年級以上孩童家長至成人開設,總課程時數達36小時,全程免費,還貼心提供子女托育服務。
生活適應班開課 語文、親職、就業三合一,融入城市生活更有感
本年度課程內容橫跨11大面向,包括語文學習、親職教育、醫療常識、台灣習俗、移民權益、機車考照及就業資訊等,不僅注重實用技能,更強化文化理解與家庭溝通能力。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目前新竹市的新住民人數已超過1萬人,語言障礙與文化差異是他們最常面對的挑戰。為此,市府整合8個局處資源,由新住民照顧輔導委員會統籌推動生活、職訓、健康照護等服務,希望打造「新住民也能成為在地力量」的城市願景。

新住民政策不能只談「融入」,更要「共創」
在全球移動日益頻繁的當代城市治理中,「新住民」已不再只是需要被協助的對象,而是城市文化與經濟活力的重要組成。新竹市從語言教育延伸到機車考照、就業諮詢與文化巡訪,這不只是消除隔閡的輔導,更是一場「雙向文化整合」。
相較其他城市僅止於語言班或基本生活導引,新竹市以完整而有溫度的方案深化「在地歸屬感」,體現出從「被接納」邁向「共同參與」的治理觀念。這也是友善移民城市的實踐指標——新住民不應只是客人,而是城市的共同建設者。
報名資訊 加入課堂,邁向真正的家
本次課程將分別於「新竹市婦女館」(中央路241號8樓)及「新住民關懷協會」(華江街6巷5號)舉辦,開課日為8月3日(星期六),將持續至9月28日的五個週末,凡完成全課程者,可取得可作為歸化國籍文件的時數證明。
即日起開放報名,民眾可洽:
-
新願服務協會林老師:0936-925279
-
外籍配偶關懷協會賀老師:0932-175934
讓我們一起創造一個多元、包容的新竹市,讓每一位新住民都不再是「外人」,而是這座城市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