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在7月26日即將舉行的立委罷免投票前夕,企業界重量級人物、前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於20日深夜在社群媒體發表長文,直言這場罷免案不只是選票行動,更是一次全民對台灣民主制度健康與否的再確認。
徐重仁指出,2024大選結束後的台灣政局陷入一種失衡狀態:在野勢力掌握國會多數,理應成為制衡政府的力量,卻反而讓民主制度陷入混亂。他憂心地表示,「部分立法行為明顯與民意背離,甚至有意忽略民主程序與社會共識。」
他點名目前在野陣營的立院表現,從程序杯葛到強行表決,逐漸轉變為對制度的挑戰,而非建設性的監督。他強調:「如果立委無視民意與民主價值,人民有權透過制度機制來進行罷免,這不僅是權利,更是義務。」
徐重仁的公開發聲,反映了社會中部分理性溫和的聲音,對當前國會氛圍的深層焦慮。他並未以政黨立場表態,而是強調民主制度的運作邏輯與長期信任。這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台灣的選民是否已準備好,不僅在選舉時做出選擇,也在必要時,透過罷免等制度手段來修正錯誤?罷免並非政治鬥爭的延伸,而是公民社會成熟的體現。
徐重仁在文中也提醒,部分在野勢力與中國立場曖昧不明,這樣的模糊空間對於台灣的主權與民主制度是一種潛在風險。他呼籲選民以民主制度為核心價值,而非陷入政黨對立的迷霧中。7月26日的罷免投票,不僅關乎特定立委的去留,更是一次公民社會對「何謂民意代表」的價值判斷。如果人民選出的立委在任期內嚴重違背其信託,民眾就有責任透過制度進行修正。
徐重仁最後強調:「這不只是政黨的勝負,而是人民對未來的選擇。讓我們站出來,用行動守護台灣的主權、民主與自由。」這句話,點出核心,這場罷免,不是報復,而是民主制度韌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