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在颱風過後第一線進行復電作業的台電搶修員李元瀚,不幸於7月15日遭6000伏特高壓電擊,歷經六天與死神拔河的搶救後,終究仍未能脫離危險。21日晚間,家屬忍痛決定放棄維生治療,並於22日完成器官捐贈手術,盼讓這位36歲年輕電力英雄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延續,遺愛人間。
李元瀚於嘉義義竹鄉執行風災後電線搶修時,遭遇意外,全身20%深度燒燙傷,且一度失去呼吸心跳。送至柳營奇美醫院後,醫療團隊立即啟用葉克膜與高級心臟救命術展開搶救,雖短暫恢復微弱心跳,但最終多重器官仍陷入不可逆的衰竭狀態。
在悲痛與現實的交錯中,李元瀚的家人做出令人動容的抉擇。其父親表示:「我們不忍兒子繼續在醫療儀器下受苦,只希望他能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他哽咽中宣布,願將兒子可用的器官、皮膚全數捐出,幫助更多等待重生的患者。
柳營奇美醫院護理部部長蕭素秋強調,李員不僅是家庭支柱,也是國家基礎建設的守護者。她說:「在這樣的悲痛之中,李父主動提出器捐的意願,展現了令人敬佩的勇氣與無私,為社會注入溫暖與希望。」
加護醫學科主治醫師劉浩熏也表示,從送醫當下起,醫療團隊便全力搶救,但李員的器官已無力支持生命。「他雖不敵病魔,卻以無聲的方式點亮了他人生命的希望之光。」劉醫師感性地說。
台電董事長及多位高層自事發以來即全程陪伴家屬,總統賴清德、嘉義縣市長與台南市長也親赴探視與慰問,顯示社會對這位一線電力工作者的高度關懷與尊重。
李元瀚的事件再次提醒社會,一線基礎建設從業人員所面對的風險並不亞於任何救災單位。他們常在颱風來襲、斷電災區中逆風前行,承擔高壓電險、風險極高的搶修工作,卻鮮少獲得應有的聚光與保障。李元瀚的殞落令人痛惜,他的器捐壯舉雖令人動容,但也讓人省思,國家與社會是否已給予這些默默奉獻者足夠的保護與資源?
未來是否應進一步強化電力搶修安全標準、落實勞動保障、建立更即時的救助機制,避免類似憾事重演?這不僅是對李元瀚的告別,更是給全體基層工作者的一份應許:你們的生命,不應該只是被感謝,還應被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