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食品安全再度亮紅燈!台北市衛生局28日公布最新一波真菌毒素抽驗結果,赫然發現知名伴手禮品牌「新竹福源顆粒花生醬」黃麴毒素含量超出法定標準,立即要求全面下架,並已追查產品源頭,移交相關縣市進一步處辦。
黃麴毒素,這個在食安新聞中頻頻出現的關鍵字,又一次敲響消費者的警鐘。
福源花生醬出包:黃麴毒素含量超標逾兩倍
本次台北市衛生局於超市、傳統市場及餐飲通路共抽驗30件產品,其中3件花生製品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10%。最受矚目的是在家樂福濟南店抽驗的「新竹福源顆粒花生醬」,其黃麴毒素B1含量為4.3微克/公斤(法定上限為2微克/公斤),總黃麴毒素也達5.0微克/公斤,超標幅度驚人。
該產品由新竹福源食品有限公司負責,原料來源則為桃園泓俐有限公司。台北市衛生局已第一時間通報相關業者下架,並移交桃園市與新竹市衛生局依法處理。
除福源外,另兩花生粉產品也不合格
除了福源花生醬,衛生局也驗出兩項花生粉產品不符規定:
-
「日晟雜糧行」販售之花生粉,黃麴毒素B1達4.6微克/公斤,來源為新北士平企業有限公司。
-
「豐盛潤餅」使用的一級花生粉,B1更高達11.8微克/公斤,總毒素高達13.7微克/公斤,來自新北元發商行。
黃麴毒素為何令人聞之色變?
黃麴毒素是一種由黴菌產生的致癌物,在高溫潮濕的氣候條件下容易出現在花生、玉米、五穀雜糧等食材中。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早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長期攝入恐導致肝臟病變甚至肝癌,對健康危害極大。
更可怕的是,黃麴毒素即使高溫加熱也難以完全分解,這意味著烹煮無法去除其風險。因此一旦產品源頭已受污染,消費者即使自行料理也無法避開危害。

醜聞衝擊地方品牌形象
新竹福源花生醬多年來以濃郁香氣與顆粒口感深受消費者喜愛,是中南部遊客北上或海外華人指定購買的伴手禮。如今爆出黃麴毒素超標,恐對品牌形象造成重創,也讓外界質疑:如此知名產品的品質控管,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食品業者常仰賴委外加工及供應商提供原料,但這次事件也凸顯出「品牌信譽不代表風險控管完善」,尤其在製程中若未加強原料抽驗或保存條件監控,就可能埋下危機。
食安提醒:消費者該怎麼做?
台北市衛生局呼籲,花生製品、堅果、果乾等高油脂、高水分的食物,極易成為真菌滋生溫床。購買前應選擇信譽良好、有清楚標示與包裝完整的產品,開封後更應冷藏保存並盡快食用完畢。
也提醒民眾,若發現食品氣味異常、顏色變深、有黴斑等現象,應立刻丟棄,切勿貪小便宜或存放過久。
食安不能靠運氣,信任應建立在透明與責任上
這起事件再次證明,即使是老字號,也可能在品管疏失下爆出重大食安危機。從源頭農產品、供應商把關、製程檢驗,到終端銷售監控,每一道都需緊密環節。消費者除了要有警覺,政府與品牌更應共同負起透明與負責的義務。否則,任何一口入口的食物,都可能是健康未爆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