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人事觀察】調查局高層異動 徐國禎破案後火速再升 官僚體系中的信任與效率

【人事觀察】調查局高層異動 徐國禎破案後火速再升 官僚體系中的信任與效率

圖 /google maps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繼警政系統大規模人事調整後,法務部調查局也在今(29)日正式發布28項主管職異動。原副局長孫承一屆齡退休後,這項高層人事布局備受關注。現任台北市調查處長徐國禎確定接任副局長,成為新核心班底中的關鍵角色。此一調整案自114年8月1日正式生效,另有包括8席處長在內的人事同步輪替。

徐國禎「快升兩階」 帶案有功是功勞還是信任指標?

調查局的人事節奏素來保守,但徐國禎的快速躍升,格外顯眼。他出身調查班第30期,擁有中正大學犯罪學博士學位。今年初才剛從彰化站主任升任台北市處長,短短數月再度升任副局長,其破獲綠能貪瀆案被認為是升遷的關鍵因素。

然而,若只以「辦案有功」視為調升條件,顯然低估了政治體系下對副局長職位的高度敏感性。事實上,調查局作為司法與情報邊界機構,副局長的角色更關乎「體系信任」、「政治中立」與「派系平衡」。徐的連番調升,不僅意味其專業受到肯定,更代表其人事背景與高層溝通具備良好默契。

調查局處長輪動八席 地域與經驗配置微調細膩

除了副局長職位,局內同步進行包括台北、桃園、新北、高雄等地的調查處長調動。原桃園市調查處長許銘侑接掌台北處,顯見重視都會核心的穩定延續;其他處長異動則多為資深幹部在不同縣市間的職務對調。此類調度透露出高層對地方站處實務與政經敏感度的平衡布局。

這波異動雖無如警界般的大風吹,但操作更顯「穩中帶精」,展現出司法系統向來重視「穩定、忠誠與節奏」的組織文化。相較警界傾向軍事式的大規模洗牌,調查局的人事調整往往以少數精準調控為主。

體系再平衡?調查局人事異動反映治安與反貪雙主軸前移

從最近幾次調查局人事走向觀察,副局長與多席地方幹部的異動,似乎也預告了未來調查局的主力戰略:一為強化反貪腐力度,二為加強地區型經濟與科技案件的偵辦。特別是綠能、土地與地方政經資源糾葛,近年已成調查局查緝焦點,未來是否在AI犯罪、科技詐騙或政治介選等新型態領域跨進更多,也值得觀察。

調查局公布異動名單如下:

一、台北市調查處處長調陞本局副局長。

二、毒品防制處處長高聰明調任主任秘書室研究委員。

三、諮詢業務處處長凌文興調任主任秘書室研究委員。

四、桃園市調查處處長許銘侑調任台北市調查處處長。

五、督察處副處長楊秋香調陞桃園市調查處處長。

六、國際事務處處長馬忠亮調任福建省調查處處長。

七、航業調查處副處長范厚珍調陞毒品防制處處長。

八、總務處處長戴春成調任國際事務處處長。

九、福建省調查處處長洪良元調任諮詢業務處處長。

十、督察處副處長李秩義代理督察處處長職務。

十一、南部地區機動工作站主任李作善調任國家安全維護處副處長。

十二、國際事務處簡任秘書賀宗正調任國際事務處副處長。

十三、鑑識科學處簡任秘書張絹慧調任鑑識科學處副處長。

十四、公共事務室主任翟海平調任總務處副處長並代理處長職務。

十五、國家安全維護工作站主任陳東宏調任台北市調查處副處長。

十六、台北市調查處副處長黃維和調任台中市調查處副處長。

十七、中部地區機動工作站主任吳詠明調任航業調查處副處長。

十八、台中市調查處台中調查站主任應明中調任中部地區機動工作站主任。

十九、高雄市調查處前鎮調查站主任陳育君調任南部地區機動工作站主任。

二十、國家安全維護處簡任秘書楊任之調任國家安全維護工作站主任。

二十一、廉政處專門委員潘俞安調任台北市調查處中正調查站主任。

二十二、桃園市調查處機場調查站主任李子真調任台中市調查處台中調查站主任。

二十三、台北市調查處中山調查站主任呂順正調任公共事務室簡任秘書並代理主任職務。

二十四、新北市調查處新店調查站主任曾尤弘調任保防處專門委員。

二十五、桃園市調查處專門委員張益豐調任台北市調查處專門委員。

二十六、督察處苗栗縣駐區督察宋俊賢調任督察處新竹縣市駐區督察。

二十七、福建省調查處簡任秘書吳志賢調任督察處台中市(二)駐區督察。

二十八、桃園市調查處簡任秘書黃金泉調任督察處苗栗縣駐區督察。

相關新聞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