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政治【政局觀察】罷免落敗後民進黨擬辦感恩晚會?輿論反彈暴露府院節奏失調

【政局觀察】罷免落敗後民進黨擬辦感恩晚會?輿論反彈暴露府院節奏失調

圖 /賴清德 臉書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726罷免案綠營未能守住,總統賴清德當晚即發文強調「民主沒有輸家」,試圖以穩定語調回應挫敗。不過據資深媒體人廖筱君爆料,賴清德預計於本週三(7月30日)民進黨中常會上發表重大談話,內容不僅將肯定罷免行動所展現的公民意志,甚至可能支持舉辦感恩晚會。消息曝光後,在南部水患嚴重、社會情緒緊繃之際,引發不少基層與網路輿論批評。

肯定「民主意志」,但民意感受錯置?

據了解,賴清德的談話將圍繞「從挫敗中站起」、「民主是沒有止戰的」為主軸,目的在於安撫第一線志工與公民團體士氣,同時避免民進黨在823第二波罷免前進一步潰散。黨內人士透露,總統高度關注罷免案後續動能,希望透過對基層表達敬意,維持組織動員的連結力。

不過,若此舉真如爆料所言,以「感恩晚會」形式呈現,無論出於善意或政治策略,恐怕在災情當前的時間點上,顯得時機失當。尤其南台灣近日連降豪雨,多地傳出淹水災情,台南、屏東、嘉義等地災民苦於積水未退,對「晚會」兩字反應強烈,批評聲浪接連湧現。

政治節奏與社會節奏脫節 民進黨的溝通困境

從執政者角度而言,726的政治挫敗不僅是席次流失,更打擊士氣與組織信心,試圖透過正向象徵(如晚會)來重新凝聚支持群,並非毫無道理。但當此時災情未解、基層受災民眾仍在泥水與抽水機前奮戰,「感恩」與「表揚」的政治語言很容易被解讀為自我感動與脫離現實。

輿論反彈,並非單純來自特定陣營的帶風向,而是凸顯出府院目前在危機感與政治節奏的錯置。選後若沒有適時反映民情、將注意力優先回歸基層災區與具體政策檢討,就算動機良善,也恐引來更多反彈聲浪。

從補選戰轉向防災治政:綠營下一步該放低身段

民進黨在地方選戰與政策節奏間的調度,仍面臨高度挑戰。從罷免結果來看,部分地區選民的冷感已非單一事件,象徵著信任裂縫仍未修補。若執政團隊真有意從失敗中學習,與其舉辦晚會,更實際的作法可能是深入災區、成立檢討小組、或由黨中央主動辦理反省型座談,展現「重新傾聽」的誠意。

目前賴總統是否會如傳言所述發表此番談話,或相關活動是否正式成案,尚待中常會定案。但從這次輿論反應已可看出,選民對於形式感與儀式感的政治語言,正在喪失耐性,特別是在真實災難與生活困頓面前。

相關新聞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