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廣東屈公病疫情飆升!佛山近九成病例集中 美CDC發布第二級旅遊警示

廣東屈公病疫情飆升!佛山近九成病例集中 美CDC發布第二級旅遊警示

圖 /gettyimages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中國廣東近日爆發屈公病(又稱基孔肯亞熱)疫情,情勢急遽升溫,單週新增近三千例,震驚國際。根據官方資料,至8月2日為止,全省今年累計通報已達4824例,多數為佛山市順德區病例,雖尚無重症與死亡通報,但疫情快速蔓延已引發美國與日本高度關注。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對中國廣東發布第二級旅遊警示,建議前往該區旅客提高防蚊意識,並接種疫苗因應。目前美國已核准兩款屈公病疫苗。CDC明確指出,此病毒經由蚊子叮咬傳播,防範方式包括穿著長袖長褲、使用防蚊液,或避免長時間停留在開放性或無防蚊設備的空間。

日本方面,媒體引述港媒指出,香港已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為一名從佛山返港的12歲兒童,返港後即出現發燒症狀。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已緊急向日僑社群發出警示,籲請避免在戶外長時間逗留及穿著暴露衣物。

美國發布二級旅遊警示 圖 /美國CDC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官方雖強調所有病例皆為輕症,但7月27日至8月2日短短一週內新增2892例,其中多達2770例集中於佛山,暴增速度令人憂心。面對疫情升溫,國家疾控局局長沈洪兵2日率隊親赴佛山督導防疫工作,官方也首度發布《後遺症告知書》,揭露該病無特效藥可治療,病徵包括高燒、關節劇痛與皮疹,部分患者甚至可能轉為慢性疼痛或併發其他疾病。

此次屈公病疫情有別於一般傳染病的爆發,牽動的不只是公共衛生危機,更暴露出當前廣東在基層防疫能量上的不足。儘管地方政府加強宣導家戶滅蚊、清除積水源頭與強化防蚊裝備,但面對高密度人口與快速都市化進程,防治難度倍增。

分析指出,屈公病過去多見於非洲、南亞等熱帶地區,如今在中國南方急速擴散,顯示全球暖化與城市病已成傳染病變異與蔓延的溫床。廣東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其疫情擴散狀況亦勢必牽動周邊地區與國際旅遊警戒,未來中國是否能在短期內有效圍堵,將是國際觀察的防疫指標。

面對氣候與人為交織下的新興傳染病風險,政府部門如何升級基層防疫網絡、強化地方資訊透明度與國際合作機制,已成為後疫情時代公共衛生治理的試金石。

相關新聞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