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行政院會今(14)日拍板通過 《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追加金額達 878億4136萬9000元,用於地方補助、國軍待遇提升、外交量能強化等多項支出。同時,針對立法院日前通過的 《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政院也確定 普發現金1萬元 的發放時程將微調,最快在特別預算公布後 一個月內啟動,並在 7個月內完成。
本次追加預算主要分配如下:
-
地方一般性補助款:636億554萬元
-
各機關施政計畫:132億7833萬元
-
國軍待遇提升:59億4601萬元
-
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23億6825萬元
-
外交執行量能提升:10億9997萬元
-
中選會辦理立委罷免案及全國性公投:15億4324萬元
加上原本藍白聯手刪減後的法定預算,本年度 歲出總額 將達 3兆128億793萬2000元。
針對普發現金部分,政院表示並未訂定排富條款,但原定 10月底前發放完畢 的規劃,將改為 特別預算公布後一個月內啟動,並確保 7個月內全部發放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修正案還將條例適用範圍擴大,除了既有的產業支持、國土安全韌性、社會支持、普發現金之外,新增 「強化電力系統」,經費上限也由 5450 億元提高至 5900 億元,以應對台美關稅變化、風災重建及能源韌性挑戰。
這次追加預算與普發現金時程調整,顯示行政院在面對經濟與國際局勢壓力時,採取「財政擴張+直接民生補助」的雙軌策略。一方面,地方補助、國防待遇、外交經費的增加,反映政府在內外部挑戰下的資源配置優先順序;另一方面,普發現金則是短期刺激消費、安撫民意的手段。
普發現金雖能帶來即時的經濟活水,但對結構性經濟問題幫助有限。更重要的是,追加預算規模與債務水位的長期影響,將成為未來財政政策的壓力點。在能源安全方面,新增「強化電力系統」經費的做法,顯示政府已將電力穩定視為國安層級議題,這在台灣能源轉型與國際競爭下,可能是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