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中國市場長期被視為台灣藝人發展的重要舞台,但在龐大市場背後,卻暗藏高度政治化的風險。文化部近日依據陸委會提供名單,針對多名被指與中共「唱和」的台灣藝人展開通知與了解,部長李遠更以公開信方式,呼籲藝人「請記得,我們台灣」,強調文化自由與國家尊嚴不可被犧牲。
據文化部指出,多數受約談藝人回應表示,爭議貼文並非本人所為,而是由中國經紀公司統一操作,甚至有人坦言並未意識到相關行為可能涉及違法。部分藝人表達憂慮,並承諾「未來會遵守相關法令」。
文化部同時提醒,赴中發展須面對嚴苛的言論審查。根據業界回饋,中國經紀公司普遍以高度政治化手法管理藝人,不僅掌控社群平台發言,甚至干預創作內容、造型與公開言論。此種「出錢就是老大」的模式,讓台灣藝人在當地幾乎喪失自主性。
李遠在公開信中直言,中國市場雖大,但並非真正屬於才華展現的舞台,而是企圖透過操控來形塑藝人形象,最終成為「可被利用的工具」。他提醒,台灣已經擺脫威權,文化的多元自由正是台灣最珍貴的資產,應共同守護。他強調,台灣文化部逐年加碼投入補助、培訓與產業投資,更積極推動國際合製影視,打造文化盛世,為藝人開拓更多元的海外市場。
在當前兩岸氛圍緊張之際,這封公開信不僅是對藝人的提醒,更是對文化自主的再三強調。台灣藝人若選擇赴中發展,勢必須衡量市場誘惑與文化自由之間的取捨。從政策面來看,文化部除持續約談與提醒外,也正透過制度建設,營造更健全的本土產業環境,盼能減少人才外流與政治風險。
此次文化部的動作,不僅止於「約談」層次,更是一場文化與政治的拉鋸戰。中國市場對藝人而言是機會,但同時可能淪為政治宣傳的舞台;台灣政府則試圖以政策支持與資源挹注,讓藝人明白「賺錢之外,更需考慮身分與尊嚴」。未來,如何在經濟利益與文化自主之間取得平衡,將是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