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美國校園近年掀起「寵物友善」風潮。除了聯邦法律明文保障大學校園必須允許服務性動物與情感支持動物陪伴學生生活,部分學校更進一步開放一般寵物入住宿舍,讓學生在學習壓力下擁有更多情感慰藉。
在北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就讀護理系的莫莉・奇爾(Molly Cheer)就因該校的寵物政策而選擇入學。她表示,大一時收養的貓咪「路易」(Louie)成為她最佳的紓壓夥伴,同學們也經常來探望這位「宿舍明星」。目前該校共有三棟宿舍允許學生飼養寵物,條件包括年齡需滿六個月、體重不得超過18公斤。今年秋季的登記數量更創下開放以來的新高,顯示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校園開放寵物並非毫無挑戰。專家指出,學校必須在「情感支持」與「管理成本」之間取得平衡。除了清潔與噪音問題,校方還需應對安全與過敏等風險,因此不少學校會收取額外的寵物費用,甚至要求飼主替寵物投保責任險,或規定在公共場合必須繫上牽繩、完成疫苗接種等。
從更廣的角度來看,這股「寵物進校園」趨勢反映了年輕世代對心理健康的重視。隨著學業壓力、獨立生活挑戰與疫情後遺症影響,動物陪伴被視為改善情緒與提升學習效率的助力。未來,是否會有更多大學跟進,甚至建立更完整的「寵物共融校園模式」,值得持續觀察。
這不僅是校園生活的「福利」,更是教育體系回應學生心理健康需求的一種新型態實驗。大學在推動寵物友善時,勢必面臨管理與資源分配的挑戰,但這也可能成為招生宣傳的新亮點。對於競爭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場而言,「寵物友善」正逐漸成為學校品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