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高雄興達電廠新2號燃氣機組本月9日晚間發生爆炸,巨響與火光一度嚇壞鄰近居民。台電今日公布事故調查結果,確認是因承攬商在安裝天然氣加熱器管線時,使用了不符規範的法蘭墊片,導致在近300度高溫下失效,最終引發天然氣外洩與火災。
台電指出,事故源頭位於新2號機「2-2號氣渦輪機天然氣加熱器」下游管線,雖然主要發電設備本體並未受損,但燃氣系統一旦破口,後果恐釀重大災害。
事件發生後,台電與承攬廠商隨即展開全面檢討,除了針對新2-2號機組進行修復與安全確認,也同步清查新1號機與新2號機其他渦輪機,初步排除相同風險。台電強調,後續將加強墊片安裝檢驗程序,並在安全措施完備前,暫停相關加熱器運轉。
不過,外界質疑焦點並不僅限於單一設備缺失,而是整體工程品質與監管制度的漏洞。若連法蘭墊片這類基礎零件都可能因規範不當而失效,如何確保數千億元規模的燃氣機組工程能長期安全穩定,恐怕是比火災本身更大的隱憂。
事後,市場曾傳出「中國低價法蘭混充原廠貨」的說法,引發外界對材料來源的疑慮。台電嚴正澄清,該案統包廠商為奇異(GE)與中鼎公司,所使用的永久管線、法蘭與墊片均由奇異提供,供應商分布於澳洲、韓國與新加坡,與中國製品無涉。
台電已將火災檢討報告送交高雄市政府,待市府同意後,將恢復新機組試運轉。然而,這場爆炸事故已經凸顯出台灣能源轉型工程在品質控管與安全把關上的挑戰,如何避免類似事件重演,將是社會持續檢驗台電與承包廠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