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總統賴清德今日(21日)前往苗栗竹南鎮中港慈裕宮參香,除了與信眾互動,他也拋出一項重大「民生利多」政策訊息,強調 2026年將是台灣史上民眾繳稅負擔最輕的一年。
賴清德指出,未來稅制調整後,單身年收入 62 萬元以下(約月薪 5 萬元)即可免繳稅。若夫妻育有 2 名 5 歲以下幼兒,家庭年收入 164.1 萬元以下免稅;若再扶養 2 名長者,免稅標準則可拉高至 212 萬元。
他直言,稅收結構顯示,台灣有 四至五成民眾不必繳稅,因為高收入族群貢獻了大部分稅金,尤其收入最高的前 1%,繳納比重高達四至五成。他呼籲民眾「看到高科技公司賺錢要鼓掌」,因為企業獲利越高,國家稅收越多,才能反饋給全民。
賴清德同時也重申施政方向,將延續蔡英文政府的基調,包含國防自主、經濟成長與社會福利。他提到,台灣經濟表現亮眼,股市突破 2 萬 5 千點,失業率降至 20 年來新低的 3.2%,未來要進一步帶領台灣「更好、更進步」。
在教育與社福方面,他舉例,目前高中職免學費、私立大學每年補助 3.5 萬元,並加碼補助弱勢家庭;另有「0 到 6 歲國家一起養」與長照 3.0,確保國家人才培育不中斷,也避免家庭因貧困而失去教育機會。
賴清德的「減稅說」雖然受到基層歡迎,但實際上是建立在高科技產業獲利與稅收基盤之上。換言之,若科技產業景氣反轉,或國際環境影響企業獲利,稅收能否持續支撐大規模減稅與社福開支,仍是未來的挑戰。這番談話既是對選民的政策承諾,也是對政府財政韌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