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新北市淡水小坪頂一宗金額高達84.63億元的法拍案,昨(24)日開標卻無人投標,確定以流標收場。這起案件被視為今年全台金額最大的法拍案,卻也凸顯「天價爛尾樓」在市場上的高度疑慮。
該案原名「台北君天下」,後改名為「故宮樺福皇苑」,規劃地上28層、地下5層,基地面積達5065坪,建物總面積更高達1萬7484坪。然而,建案早已停工多年,外觀未完成,地下2層與電梯間嚴重積水,被視為「高風險物件」。此外,該法拍並無瑕疵擔保,意味買方須自行承擔後續問題。
根據法院筆錄,實質債務人為禾豐泰興業,前身是遠向建設,其大股東正是曾任遠東航空董事長的張綱維。這層背景,也讓該案在市場討論度極高。
專家普遍認為流標在預期之中。寬頻房訊發言人徐華辰指出,依一拍底價換算,每建坪單價高達48.4萬元,僅土地單價就達167萬元,對於爛尾建物來說並不具吸引力,因為續建成本過高,若選擇拆除重建,更須額外投入鉅額費用。
鑫創資產總經理黃瑋諭則分析,這類超高總價物件,通常只有大型財團會評估出手,但由於後續開發效益不明,價值難以估算,即便未來降至四拍、底價砍半至約43億元,仍有可能繼續乏人問津。
這起流標不只是單純的法拍結果,更折射出台灣房地產市場的兩個現象:
-
土地價格與建物價值脫鉤 當法拍底價仍以土地行情計算,卻忽略「爛尾建物」的拆除或修復成本時,市場自然卻步。
-
資金集中化 只有超大型財團才可能考慮出手,但在不確定性過高的情況下,投資風險難以承擔。
未來,這棟大樓是否能以更低價格找到買家,或最終成為長期閒置的都市傷口,都將是檢驗地方政府與市場機制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