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財經【快訊】中國對美船開徵「特別港務費」造船業版圖劇變 航運股衝漲停

【快訊】中國對美船開徵「特別港務費」造船業版圖劇變 航運股衝漲停

圖 /gettyimages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中國大陸今(14)日起正式對美國籍及美資持股船舶徵收「船舶特別港務費」,此舉被外界視為對美方先前制裁措施的對等回應。不過政策公布數小時後,大陸交通運輸部又釋出新訊息,凡由中國建造、但歸屬美國擁有的船舶,可暫時豁免繳交港口費,讓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略為降溫。

消息傳出後,國際期貨市場迅速反應。海岬型船11月日租費率午後急挫2854美元,跌幅達10.69%,顯示市場對新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存戒心。航運業者指出,目前全球約有一半的散裝船與貨櫃船由中國造船廠生產,政策變動將牽動全球航運鏈,影響不容小覷。

裕民航運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造船量占全球比重高達72%,但在美國4月宣布抵制大陸船舶後,7月的全球造船訂單市占率已下滑至52%。業內人士坦言,「中國造船業崛起才不過十年,但影響力已深植全球航運體系。」這次港務費政策一出,勢必再度改寫國際造船產業的勢力版圖。

另一方面,儘管以哈衝突暫告停火,市場原本預期重建需求可能刺激散裝船運輸,但由於戰爭規模遠小於俄烏衝突,至今仍未出現明確的重建金額預估,也讓航運市場的樂觀情緒暫時降溫。

儘管國際航運市場波動劇烈,台股航運族群今早卻上演強勢行情,新興(2605)、中航(2612)與四維航(5608)盤中一度亮燈漲停,最終收盤仍鎖住漲停價,成為市場焦點。

市場觀察人士認為,中美之間的「港口博弈」不僅是經貿摩擦的延伸,更象徵供應鏈戰略的再平衡。中國掌握造船製造優勢,美國則掌控海運金融與保險體系,雙方在「誰主導航運規則」上的角力,恐將成為下一波全球經貿競爭的主戰場。

相關新聞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