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太魯閣的山壁昨(17)日再次傳來巨響,大量土石自燕子口步道上方崩落,瞬間傾瀉入立霧溪,形成堰塞湖。這片以壯麗峽谷聞名的山水,短短幾小時之間成為潛藏危機的焦點。花蓮縣府緊急啟動紅色警戒,強制撤離周邊社區近千人,並封閉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嚴防災害擴大。
據了解,崩塌地點位於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175.5公里處)一帶,土石滑落後堵住立霧溪河道,導致水位急速上升,初估蓄水量已超過270萬噸。由於堰塞湖一旦潰決,洪流恐直接衝擊下游道路與聚落,縣府於下午3時55分發布紅色警報,並於晚間8時宣布「全區封閉」,要求遊客與居民立即撤離。
秀林鄉多個村落包含關原、洛韶、西寶、天祥、富世村民樂社區與秀林村民有社區均列入撤離範圍,今日全面停班停課。當地業者山月村在社群平台分享撤離畫面,表示包括晶英酒店與布洛灣臨時僱員等皆已平安撤出。「這次的水量雖大,但與馬太鞍相比仍有落差,若今晚開始下雨,恐怕就不只是警戒而已。」

今晨最新影像顯示,台8線175K+950處的斷層隧道口已出現積水,溪水漫入路面,顯示水位仍持續升高。花蓮分署與公路局已派員現場監控,施工團隊趕在天亮前進行壩體降挖與監視器架設,希望及時釋流減壓。
地質專家指出,堰塞湖形成後最怕的便是降雨,因為雨勢會加重上游集水壓力,若壩體鬆動可能導致瞬間潰決。近年氣候極端,台灣山區頻傳崩塌事件,太魯閣地形陡峭、岩層破碎,原本就屬於高風險區域,這次事件再度突顯山區監測與預警系統的重要性。
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緊急封閉公告中,一句「請山區民眾盡速全數撤離」顯得格外沉重。這片被譽為台灣最壯麗的峽谷,此刻寂靜得讓人不安。當地居民祈求天佑花蓮,希望這場突如其來的山河變動,最終能平安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