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鄭麗文剛上任即成為政壇焦點。她在接任隔日便收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賀電,信中提到「期望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推進國家統一」,這番措辭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外界也聚焦於鄭麗文是否將成為「新時代的藍營對中窗口」。
鄭麗文今(20)日接受廣播節目《千秋萬事》專訪時明確表示,若有機會赴中,她「當然要去!」面對主持人王淺秋詢問「會不會擔心被貼標籤、甚至被法辦」時,她語帶笑意地回應:「怕就不要出來混了。」這句話既透露自信,也展現她企圖重新定義國民黨兩岸論述的決心。
鄭麗文強調,若能化解兩岸矛盾、推動和平合作,讓兩岸共同繁榮,「什麼工作都願意做,什麼人都願意見」。她認為,「代表性」才是赴中交流的關鍵,不論誰前往,都應凝聚主流民意。她希望未來國民黨不僅代表黨內立場,更能成為全台灣民意的代表。
在專訪後的聯訪中,鄭麗文進一步指出,推動兩岸交流是國民黨的重要任務,「只要能促進兩岸和平對話交流的工作,不管見誰、做什麼,都會全力以赴。」但她也補充,任何交流都必須以「民意為依歸」,國民黨的挑戰在於如何整合黨內與在野力量,形成能支持和平發展的主流共識。
對於習近平賀電提及「九二共識、反對台獨」,鄭麗文形容這是「通關密語」,象徵雙方可在既有政治基礎上恢復互動。她批評民進黨政府「已讀不回」對岸溝通,導致兩岸交流停滯、地方產業受創,「像南投的觀光業慘澹,大家都知道為什麼。」
她直言,國民黨與民進黨在兩岸主張上有根本差異。民進黨「一再踩台獨與兩國論紅線」,激化對立、升高緊張;而國民黨主張理性和解,追求和平共存。她認為,「兩岸和平」才是台灣最大的民意共識,「六成民眾對抗中政策反感,這已經是警訊」。
鄭麗文最後指出,兩岸和解不僅是國共關係的轉折點,更是國民黨能否重新凝聚民心的試金石。她希望國共能「重新營造和平氛圍」,以開誠布公的對話化解誤解與敵意。她強調,「兩岸絕對不要兵戎相見」,並呼籲民進黨政府回到理性路線,讓台灣在和平中尋找安全與發展。
從政治觀察角度來看,鄭麗文上任後的首場專訪展現鮮明風格。她不避諱對中議題,甚至主動迎戰輿論,試圖扭轉藍營在兩岸議題上「被動、保守」的形象。然而,她能否在「和平交流」與「民意底線」間取得平衡,仍將是她領導國民黨的首要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