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台灣養豬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防疫挑戰。台中梧棲一處養豬場近日傳出豬隻異常死亡事件,經檢驗發現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農業部今(22)日證實這起疑似案例,並宣布全國豬隻自中午12時起禁運、禁宰五天,同步全面禁止廚餘養豬,以最高規格防堵疫情蔓延。
根據農業部資料顯示,該養豬場自10日至20日期間已有117頭豬隻死亡,經送交獸醫研究所檢測後,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農業部次長杜文珍指出,依照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規範,須待病毒株分離確認後,才能正式確診;但鑑於疫情風險高,「不能等確診才行動」,因此已先啟動全國性防疫應變。
防檢署表示,針對案場豬隻已預防性撲殺195頭,並對周邊3公里內豬場實施移動管制,同步展開車輛、人員回溯調查,防堵疫情擴散。
農業部長陳駿季在記者會中強調,這是台灣本土首次從豬隻樣本中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案件仍待最終確認,但防疫必須「超前部署」。他指出,目前國內豬肉庫存量充足,凍藏豬肉足以支撐一個月需求,呼籲民眾無須搶購或恐慌。
陳駿季也坦言,非洲豬瘟最可能的傳入途徑是透過「廚餘系統」。台灣長期以來未出現疫情,但若廚餘中夾帶境外病毒,就可能導致擴散。為此,農業部宣布即日起禁止使用廚餘養豬,並展開全國性豬場防疫調查,每日由前進應變所對外公布最新進度。
農業部同時啟動七大防疫措施,包括:
1️⃣ 全國豬隻禁運禁宰五天,視狀況可能延長。
2️⃣ 全面禁止廚餘養豬。
3️⃣ 肉品市場與屠宰場只進不出,並加強檢查。
4️⃣ 全國豬場防疫調查全面啟動。
5️⃣ 落實屠宰場與運輸車輛清消。
6️⃣ 釋出冷凍豬肉穩定市場。
7️⃣ 於台中成立前進應變所即時監控疫情。
非洲豬瘟雖不會感染人類,但對豬隻而言卻是「致命疾病」,急性型致死率高達100%,且目前全球仍無有效疫苗。這場防疫戰的成敗,關乎台灣豬肉產業的存亡。
台灣在2020年成功拔除口蹄疫疫區標籤,2024年更獲WOAH認證為「非洲豬瘟非疫國」與「傳統豬瘟非疫國」,是亞洲唯一三大豬病非疫國。然而,這次的疑似案例讓台灣防疫地位面臨嚴峻考驗,也凸顯防疫體系的壓力與挑戰。
如今,全國上下防線緊繃,一旦病毒確診,勢必牽動出口、供應與物價。面對這場「看不見的戰爭」,台灣唯有迅速應變、全民防堵,才能守住得來不易的防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