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農業部近日「人事調整」掀起綠營漣漪,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吳音寧,被指派取代李孫榮,出任台肥公司法人董事代表。外界普遍解讀,吳音寧將順勢成為新任董事長。對此,她低調在臉書回應:「不管在什麼位置,認真做實事最重要。」一席話看似平淡,卻點燃黨內派系敏感神經。
這位前北農總經理、出身詩人之家的女性政治人物,再度被推上權力舞台。她的父親吳晟是總統府資政,屬新潮流系;表哥黃盛祿則是溪州鄉前鄉長,同樣被歸入新潮流脈絡。父女雖同屋不同政,吳晟坦言「各忙各的」,但無可否認,這場任命再次讓外界看見派系間的力量流動。
在彰化地方,吳音寧近年動作頻繁。無論是參與農村活動、關心基層議題,抑或頻繁曝光於地方公共事務,她早被認為有意重返選戰,無論是挑戰立委、甚至未來縣長。如今若進入國營事業,這條政治路勢必暫時封印,也讓地方人士直言:「進台肥,就不可能再回地方。」
黨內人士透露,吳音寧長期被視為「小英女孩」,與前總統蔡英文關係友好,但實際上始終未離開新潮流。如今在賴清德主政下仍能獲拔擢,被解讀為「賴、潮」勢力的交錯與妥協。不過,現任台肥董事長李孫榮與賴清德交情深厚,此番人事更動令黨內出現疑慮:「這樣的調度,看不出政治盤算邏輯。」
有綠營人士直言:「這不只是一次人事更換,而是一場權力信號。」在民進黨內派系此起彼落的時刻,任何看似平常的調度,都可能牽動未來布局。基層更憂心,若中央忽略地方觀感,恐讓民眾感到失望,「這樣下去,2028可能會更難打。」
政治觀察者指出,吳音寧的形象在民間兩極化,有人認為她勇於改革、理想導向;也有人批評她官場歷練不足、容易成為派系操作的象徵。若她真坐上台肥董座,除了能力考驗,更大的挑戰是如何重建社會信任,證明自己不只是派系的棋子。
政治終究是現實的藝術。吳音寧能否在風口浪尖中穩住步伐,將決定她是否真能從爭議人物轉化為務實改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