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全民普發現金方案上路一天即掀起熱潮。截至昨(5)日晚間9點,已有近105萬人完成登記,領取新台幣一萬元現金。行政院長卓榮泰與經濟部長龔明鑫也接連呼籲,民眾可把這筆錢花在國內旅遊上,為景氣注入活水。不過,國旅業者卻語帶無奈地表示:「與其呼籲民眾出遊,不如政府別再唱衰國旅。」
經濟部長龔明鑫昨日在立法院受訪指出,普發一萬元現金對內需市場的確有加溫效果,但若民眾僅將這筆錢拿去採買民生用品,恐造成「替代性消費」,無法達到刺激經濟的預期。他也以身作則表示,領到現金後將帶家人出遊,支持國旅與商圈活動,鼓勵大家「多走一點、多花一點」。
然而,旅遊業者卻不那麼樂觀。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今年前三季國旅住宿人次突破5400萬,雖超越疫情前水準,但出境旅遊熱潮明顯回溫,導致觀光逆差持續擴大。平均房價僅2954元,較去年同期微增18元,顯示國旅市場仍在低檔盤整。
旅行社聯保聯誼會會長朱永達直言,今年受美國關稅政策、天災與經濟不穩等因素影響,消費信心疲弱,即便年底旅展熱鬧登場,主打的仍是國外旅遊商品。「普發一萬其實幫助不了國旅,因為有出遊計畫的人早就訂好了,沒計畫的人也不會因一萬元就出門玩。」
他更語重心長地說,下半年假期密集,「只要天氣好、政府不要再說國旅不行,大家就不會趁機殺價,環境自然會變好。」朱永達強調,國旅市場往往在第四季才真正活絡,「若官方持續以負面語氣描述,等於自我設限。」
觀光署旅遊推廣組長陳榮欽則表示,本週登場的「台北國際旅展」是民眾選購優惠國旅商品的好時機,可讓普發的一萬元發揮最大價值。文化部長李遠則建議,民眾可將這筆錢視為「大人版文化幣」,投資於文化體驗與藝術欣賞,「不只是消費,更是生活質感的提升。」
政府希望以「全民普發」帶動內需消費,但從民間反應可見,現階段的消費信心仍受到外部經濟陰影籠罩。業者的焦慮,並非否定國旅潛力,而是反映出政策推動與產業實況間的落差。
國旅要復甦,除了錢,更需要氛圍。當政府官員頻頻喊出「國旅低迷」或「要救國旅」時,無形中也傳遞出「國旅不值得」的訊息。相較於現金刺激,或許「信心修復」才是最急迫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