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高雄市議員李雅靜於(5)日在市議會教育部門業務質詢時,直指高雄在教育平權與校舍安全兩大議題上「說得多、做得少」,呼籲教育局別再以口號取代行動,應讓教育資源真正落實在每個孩子身上。
李雅靜指出,教育是翻轉命運最重要的力量,但現實卻殘酷。許多弱勢家庭的孩子從國小到大學,連購買文具、參考書都要精打細算,「孩子的學習不該被貧困綁架」。她強調,目前市府補助僅限學雜費,卻忽略孩子在日常學習中實際需要的支出。
為解決這項落差,李雅靜提議教育局應設立「高雄市弱勢家庭學生教育券制度」,由市府編列專款,針對設籍高雄、符合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資格的學生發放教育券。教育券可採電子票證或QR Code形式,國小每學期補助1,500元、國中2,000元、高中職2,500元、大專院校3,000元。
她進一步說明,教育券可於高雄市合作商家使用,購買文具、書籍、線上課程或才藝課程,「讓補助真正用在教育上,也讓經費回流在地,帶動高雄的教育與文創產業發展。」李雅靜並呼籲,高雄應率先成為全國首個推動「教育券」制度的城市,讓教育公平不再是遙遠口號。
針對老舊校舍問題,李雅靜語氣轉為嚴厲。她指出,高雄全市共有343所學校,其中91棟校舍使用年限超過50年,但教育局僅以「已完成耐震評估」作為回應,形同卸責。「教育安全不是用報告來應付,而是要實際行動!」她批評教育局未提出具體改建時程與優先順序,讓家長與學生長期處於不安之中。
李雅靜並要求教育局說明,明年度高雄市統籌分配稅款增加275億元後,教育支出能否同步提高。她強調,許多縣市將新增預算的30%投入教育,但高雄卻語焉不詳,「不能只說要重視教育,卻拿不出具體數字與進度。」
此外,她點出目前不少學校在改建期間仍讓學生在工地環境中上課,「滿地灰塵、噪音不斷,這樣的學習環境談何安全?」她要求教育局應立即提出分流與安置計畫,確保學生在施工期間有安全、安靜的學習空間。
李雅靜最後強調,教育政策不是選舉政見,而是世代責任。「教育券能讓孩子安心學習,校舍安全是孩子的基本權利,這兩件事,高雄市政府都該立刻行動,而不是再等下一個會期、下一個預算。」
高雄市教育發展長期存在「政策願景與執行落差」的問題。李雅靜此番提案,不只是爭取經費,更是在挑戰地方政府如何把「教育公平」從文件推進現實。教育券制度若能落實,將是「社會救助」與「教育機會」兩者結合的創新模式,值得其他縣市參考。
至於老舊校舍問題,這不僅攸關建築安全,更象徵城市對孩子的態度,是將他們視為「被動接受政策的對象」,還是「被重視的學習主體」。在教育與建設之間,最該被看見的,其實是每一個坐在教室裡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