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歷經15天的全國性「禁運、禁宰」防疫行動,台灣今日凌晨零時正式解封。農業部宣布,全國豬隻屠宰及拍賣作業全面恢復,截至上午11時45分,全國20處肉品市場已有七處完成拍賣交易,毛豬價格每公斤介於新台幣96元至106元之間,價格整體穩定。農業部預估,最快今晚部分黃昏市場就能買到新鮮溫體豬肉,明天起全台供應將全面回復正常。
防疫達陣 中央、地方合作守住疫情邊界
自10月下旬台中爆發非洲豬瘟疫情以來,全國豬隻緊急停宰、停運措施已持續超過兩週。隨著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控管疫情、完成清消作業,農業部宣布全國「非洲豬瘟清零」,全台養豬場恢復正常運作。
農業部表示,這次防疫成果得來不易,「成功將疫情鎖定在案例場內、病毒不外流」,中央前進應變所與地方政府密切協作,完成階段性防疫任務。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在昨日下午指出:「這是中央與地方齊心努力的結果,我們守住了疫情,也守住了產業的信任。」
豬價平穩、拍賣順利 農業部:逐步恢復市場秩序
農業部統計,截至今早七處市場完成拍賣,出豬秩序良好,價格維持在每公斤96至106元間,未出現市場恐慌性波動。農業部強調,這顯示防疫措施獲市場信任,養豬產業正逐步恢復正常供應節奏。
為防止短期內供需失衡,農業部將與肉品市場及養豬相關協會合作,自即日起至明年3月31日,每週召開調配會議,議定每日上市頭數上限不超過3萬頭。若供應量超出配額,將以抽籤方式決定出豬資格,確保市場平衡與豬農權益。
冷凍分流機制待命 防止豬價波動、保障農民收益
為維持市場穩定與豬農合理收益,農業部同時啟動「冷凍分流」預備機制。若未來市場豬價出現明顯下跌,政府將由冷凍廠直接進場屠宰、凍存部分豬隻,避免供應過剩導致價格崩盤。
農業部官員指出,防疫與市場穩定是一體兩面,「防住疫情,是為了讓豬肉安全回到市場;穩住價格,則是讓養豬戶能繼續撐下去。」這樣的策略調整,也象徵台灣在動物防疫與農業經濟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
從封場到復市:一次防疫實戰的警示與啟示
這場全台性的「豬肉空窗期」不僅是一場農業防疫戰,也是一場供應鏈壓力測試。
短短半個月,全國豬肉市場進入冷靜期,從禁宰封場、到解封復市,台灣防疫體系展現了高度韌性。中央與地方的快速協調、養豬產業的配合,以及民眾的理性消費,讓這次危機最終「軟著陸」。
然而,這也再次提醒政府與業界:面對跨境疫病與市場波動,建立預警系統與動態調節機制,才是未來農業安全的關鍵。非洲豬瘟清零只是階段性勝利,防疫的挑戰仍在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