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立法院今日(8日)以藍白聯手多數否決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人事同意權案,四名被提名人全數未過關,讓NCC維持現有三名委員的「不完全運作」狀態。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下午在立法院備詢時罕見流露強烈情緒,表示「深感遺憾」,並直言行政院已盡最大誠意,「不要說橄欖枝,我把整個橄欖園的一半都遞出去了」,卻仍未獲得在野黨善意回應,「政院必須重新思考未來的合作模式。」
四名提名人全數遭封殺 卓榮泰:難道一無是處?
立法院今天上午針對NCC人事同意權案進行記名投票。雖民進黨團全數投下同意票,但在藍白合力杯葛下,不同意票數仍高過同意票,導致四名被提名人全部落敗。
對此結果,卓榮泰在下午總質詢時表示,「行政院感到非常遺憾。」他指出,NCC是獨立機關,不僅肩負媒體自主、廣電管理、通訊法制與兒少保護等重責,行政院在提名也考量候選人的專業學識與實務經驗,並依程序送交立法院審查。
卓榮泰語氣沉重地說:「立法院長期要求行政院盡速送出人選,但當我們送出來之後,卻一個都沒被通過。難道這四位被提名人都一無是處嗎?難道投反對票的委員,沒有一個人稍微動心?」他直言,這樣的結果令人遺憾,也再次凸顯「黨意凌駕專業」的現實。
「誠信合作基礎蕩然無存」 卓榮泰:若中選會也重演這一幕,就是歷史大錯
卓榮泰進一步指出,這樣的政治氛圍,對國家憲政運作是危險的警訊。他質疑:「如果未來行政院提名中選會委員,也面臨同樣的情況,在野黨屬意的人選就能過關,行政院提名的全數遭封殺,這要如何建立合作與信任基礎?」
他語氣嚴肅地說:「這不只是一次表決,而可能是一次制度上的歷史錯誤。若憲政合作變成政治封鎖,任誰都不敢冒這樣的風險。」
卓榮泰強調,行政院在提名過程中已盡最大努力尋求共識,「不要說行政院沒有誠意,我不是只遞出橄欖枝,我把整個橄欖園的一半都遞出去了。」他感嘆,卻依然沒獲得善意回應,「這讓行政院不得不重新評估未來在政院與立院之間的互動與合作模式。」
從「橄欖枝」到「橄欖園」:朝野關係再陷信任低谷
NCC人事案的否決,不只是一次人事投票的挫敗,更反映出朝野關係的冰封現況。對行政院而言,這不僅意味提名程序被全面封鎖,也象徵行政權在面對立法院多數時的「無力與受限」。
政治觀察人士分析,卓榮泰此番「橄欖園」說法,並非情緒性發言,而是一種制度警語。他試圖提醒在野黨,若朝野之間失去最基本的互信與對話空間,未來包括中選會、通傳會甚至其他獨立機關的運作,都可能陷入長期空轉的僵局。
在民進黨失去國會多數後,這是卓榮泰上任以來最具政治火藥味的一次公開表態,也凸顯行政院對「制度合作崩解」的深層憂慮。
制度鬥爭的代價:誰來為「獨立機關空轉」買單?
NCC的獨立設計,原意是讓媒體監理不受政黨干擾。然而,當人事同意權被用作政黨攻防的槓桿,制度設計本身反而成為政治對決的戰場。
如今,NCC僅剩3位委員、運作受限,部分重大政策恐被迫延宕。行政與立法之間若持續陷入「提名即封殺」的惡性循環,受害的不只是政院的面子,而是台灣民主制度的效率與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