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高雄最有海味的慶典「2025大海開吃」系列活動,今(8)日在彌陀漁港熱鬧登場,港邊人潮湧動、海風中滿是海產香氣。首場由「虱目魚節」打頭陣,「大海開吃的魅力,就是滿桌澎湃、滿口鮮味」,並力讚彌陀虱目魚肉質細嫩、風味鮮甜,是高雄人最驕傲的在地滋味。
滿港漁船迎豐收「魚光滿滿」揭開海味盛宴
隨著鞭炮聲與船笛響徹天際,彌陀漁港瞬間化身為熱鬧的漁村慶典現場。陳其邁與地方漁會、產業代表共同見證虱目魚載運進港的壯觀畫面,象徵今年漁獲豐收。緊接著,以「魚光滿滿、豐收滿滿」為主題的啟動儀式正式揭開序幕,宣告「2025大海開吃」系列活動正式開跑。
彌陀漁港以乾淨整潔、漁業永續聞名,曾榮獲漁業署「金鑑漁港」三星級評鑑,更在全國「魅力漁港」票選中奪下第一名,是南台灣最具人氣的漁村旅遊景點之一。
「最有魅力的港口」這裡吃得鮮、看得靜、玩得暖
高雄的海不僅是經濟命脈,更是城市文化的靈魂。他指出,市府近年積極投入彌陀漁港改建與環境改善,希望讓漁民有更好的工作環境,也讓遊客能親近海洋文化。
「彌陀是全台最有魅力的港口,這裡有海風、有夕陽、有熱情的人情味。想體驗漁村的靜謐與豐盛,一定要來這裡吃一口現撈海產!」他更自豪地說,虱目魚、螃蟹、石斑魚樣樣不缺,「大海開吃,就是要大家一邊吃海味,一邊感受高雄的溫度。」

在地文化結合永續理念「虱想起‧幸福味」喚起漁村記憶
今年的活動主題「虱想起‧幸福味」,結合彌陀漁村的生活故事與環境教育,透過親子體驗、烹飪課程與市集活動,讓民眾在享受海鮮美食的同時,也學習永續漁業與海洋保育的重要性。
活動現場設有「海味小學堂」與「漁村市集」,展示虱目魚養殖技術與食材多樣化運用。許多民眾攜家帶眷參與,孩子們一邊學著認魚、烤魚,一邊在海風吹拂下開心玩水,現場氣氛溫馨而熱鬧。
「吃當季、吃在地」是最永續的生活方式,透過活動不僅能促進地方漁業,也能讓更多人重新認識高雄海港文化的底蘊。
從「吃海味」到「懂海洋」:高雄的永續漁港新樣貌
「大海開吃」不僅是觀光活動,更是高雄近年推動的永續海洋政策縮影。過去漁港多以產業機能為主,如今高雄市政府逐步導入觀光與教育元素,讓漁港轉型成兼具漁業、文化與旅遊的多功能場域。
彌陀漁港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它從傳統漁村蛻變為全齡共遊的海洋景點,體現了「漁村文化再生」與「地方經濟永續」的雙軸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