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在新北新店通往烏來的山路之外,藏著另一處截然不同的風景。往貢寮方向行駛,假日一踏進水尾漁港,迎面而來的是海風、浪聲與釣竿輕搖的節奏。這座靜靜佇立於北海岸線的漁港,過去是地方漁民的日常,如今卻在假日搖身一變,成了釣魚客與攝影旅人共同的秘密基地。
港邊釣魚人海 海風裡的「慢節奏熱潮」
在港區與防波堤上,一根根釣竿豎立如城市天線;有人坐在小板凳上凝視浮標,有人躺在防坡塊間靜靜聽浪。風中混雜著海鹽味與魚餌香,彷彿連時間也被海浪的節奏放慢。
這裡不是典型的觀光景點,卻有讓人放鬆的魔力。對旅人而言,這是一種「可參與的風景」:不必是釣手,也能感受那份等待的專注與恬靜。近年來,漁港旁新設了停車場、休憩區與公共設施,讓遊客可以在此久待。釣魚之外,還能沿著防波堤散步、看夕陽、聽浪濤,成為北海岸少見的「慢遊據點」。
一線天的驚嘆:地質奇景 × 海蝕之美
離漁港不遠,藏著一處被旅人稱為「神秘海岸」的自然奇觀。沿著岩岸前行,會發現一道道由海浪長年侵蝕而成的海蝕裂縫,陽光自岩縫上方穿入,如同一線天的光。
在這裡,地質與時間交錯成詩。潮水拍打岩壁的瞬間,細微的水霧與金光映照出壯闊的紋理。這些岩層,訴說著海洋如何在千萬年中雕塑出今日的樣貌。旅人們說,那一刻的震撼「不像在台灣」,卻又深刻地屬於這片土地。

初冬的色調:灰藍、岩黑與光影的樂章
走進初冬的海岸,光線不再強烈,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低彩卻深邃的藍。海風微涼,浪花的白與岩石的黑交織成沉穩的畫面。中午時分,太陽角度低,陰影拉長,濕潤的岩面反射出柔光,潮間帶的貝殼與海藻在光下閃著細碎的亮。這樣的冬日海色,不張揚、不炫目,卻特別令人想駐足。
而此時的漁港依舊熱鬧。釣客披著厚外套迎風而立,浮標一動,笑聲隨即散入風中。這份「冬天也熱的風景」,正是水尾的魅力所在。
生命的小驚喜:岩縫中的螃蟹與潮間帶生態
若說港口的熱鬧是表層,那潮間帶的細節則是靜謐的驚喜。沿岸石縫間,小螃蟹在浪花與岩石間穿梭。牠們不怕人,偶爾抬起小鉗子,像是在回應攝影師的鏡頭。
這些微小的生命,讓旅人從「看風景」變成「看生命」。孩子們趴在岩邊觀察,小情侶相視微笑拍照,這樣的互動,讓漁港多了一份溫度,也讓海岸不再只是背景。
水尾漁港:不只是看海,而是一種「生活的節奏」
從釣魚人到攝影師、從家庭遊客到單車旅人,水尾漁港吸引的,是那些想「慢下來」的人。有人說,這裡沒有夜市的喧囂、沒有觀光街的擁擠,卻有一種難得的自在感。
走過岩縫、聽過浪聲、捕捉到一隻螃蟹的瞬間,旅人心底那句話往往不約而同:「這裡,來對了。」對許多人而言,這趟旅程「值回票價」的不只是景色,而是那份被大海包圍、時間暫停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