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鳳凰颱風逼近!漁業署籲漁船緊急避風、養殖戶強化防護 海上全面進入防颱戒備狀態

鳳凰颱風逼近!漁業署籲漁船緊急避風、養殖戶強化防護 海上全面進入防颱戒備狀態

圖 /農業部漁業署 臉書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中度颱風鳳凰持續朝台灣逼近,強風暴雨來勢洶洶。中央氣象署今(10)日上午8時最新資料顯示,鳳凰中心位置在北緯17.0度、東經119.2度,正以每小時15公里速度向西北移動,中心氣壓965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達每秒35公尺,七級風暴風半徑達250公里,風勢範圍廣、強度穩定增強。

氣象署研判,鳳凰未來兩天將進一步靠近巴士海峽與台灣南方海域,對台灣西南部與東南部海域構成顯著威脅。

西南沿海全面警戒 漁業署急籲「儘速進港避風」

農業部漁業署今晨發出最新防颱警示,指出鳳凰颱風中心目前位於台灣南方海面,受其外圍環流影響,台灣西部、南部、東部及琉球海面均已進入防颱警戒區

漁業署呼籲,各地漁船應立即加強戒備,並密切收聽颱風動向廣播:「所有仍在海上作業的船隻務必儘速進港避風或駛離颱風路徑,切勿心存僥倖。」

署方強調,颱風中心移動路徑不確定性高,風暴半徑廣,一旦外圍風雨接近沿岸,漁船留在海上將極具風險。

養殖業嚴防損失 牡蠣、箱網、定置網業者全面強化防護

除海上作業外,漁業署也針對海面養殖與陸上魚塭業者發布防颱指引。署方提醒,箱網及淺海牡蠣養殖戶應立即加固網具、纜繩與浮筒設施,防止強風巨浪掀翻設施;定置網業者則應檢視網片、框架、浮球等關鍵部位,預先補強固定。

對於陸上養殖場,漁業署要求業者務必:

  • 鞏固魚塭堤防與水閘門,疏通排水系統

  • 檢修備用發電機、備足油料

  • 必要時加設防護網

  • 留意短時強降雨引起水質、鹽度急變,防止魚隻暴斃

漁業署提醒,颱風期間常伴隨短時間豪雨與海潮上漲,若排水不及,極易造成魚塭外水倒灌或養殖生物缺氧,防範應提前進行。

漁港全面防颱整備 嚴防漂流物阻塞航道

漁業署同時要求各地漁港管理機關立即啟動防颱作業,包括:

  • 加強港區公共設施防護

  • 清理排水溝渠

  • 安排避風船筏停泊位置

  • 設置攔阻設施,防止漂流木、布袋蓮堵塞航道

署方指出,目前已通知暴風半徑內所有漁船主強化纜繩固定,尚未進港的船隻應立即駛入港區或岸置,各地漁會也已同步落實魚貨市場、直銷中心與漁會辦公室防颱整備。

密切掌握最新颱風資訊 防災與救助同步啟動

漁業署強調,為降低災害損失,已指示漁業廣播電臺與通訊電臺加強防颱訊息播報,並籲請海上作業漁民密切注意氣象資訊,確保人身安全

若發生災情,漁民可依《漁業天然災害災情查報及救助作業程序》,向所在地公所及縣市政府通報災損情形,後續救助程序將由地方政府與漁業署共同啟動。

從「避風」到「抗災」:台灣漁業的防颱韌性考驗

鳳凰颱風是今年入秋後影響台灣最強的颱風之一,對正值冬季養殖轉換期的南部漁業區來說,衝擊不可小覷。過去數次颱風已證明,海上作業與沿岸養殖的損害往往不在風眼襲擊時,而在外圍暴潮與豪雨過後排水不及、網具破裂、電力中斷,都可能在幾小時內造成上億元損失。

因此,防颱早一步,往往比災後救助更具意義。此次漁業署提前佈署防颱機制,也代表政府逐漸將防災思維從「撤離避風」轉向「整體抗災管理」,這正是台灣漁業邁向永續的重要一步。

相關新聞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