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永續COP30開幕:大國缺席、氣候承諾迷霧中登場 巴西推「熱帶森林基金」吸引55億美元承諾資金

COP30開幕:大國缺席、氣候承諾迷霧中登場 巴西推「熱帶森林基金」吸引55億美元承諾資金

圖 /UNDP Planet X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今(10)日在巴西北部城市貝倫(Belém)登場。這座位於亞馬遜河口的古老港城,成了全球再一次檢視「氣候行動誠意」的舞台。然而,與以往熱烈的領袖峰會相比,今年的氛圍異常冷清,全球僅有不到60位國家元首出席,而世界前三大碳排國中國、美國、印度全數缺席。在氣候變遷加劇與地緣政治角力交織下,「全球減碳」這個老議題,似乎正陷入新的現實困局。

領袖峰會人數腰斬 古特瑞斯怒批:「讓地球升溫,是人類的道德敗壞」

今年的氣候領袖峰會提前於6日、7日舉行,出席陣容僅去年的一半。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梅爾茨、英國首相施凱爾及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皆現身,卻缺少氣候談判關鍵角色的美中印代表。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在會上直言不諱,批評各國依舊被化石燃料利益綁架:「若讓地球升溫超過1.5°C,不僅是道德敗壞,更是對全人類的致命過失。」他警告,十年前簽署的《巴黎協定》即將迎來里程碑式的考驗,「但許多國家仍在退步,而非前進。」

圖 /UNDP Planet X

美中缺席、全球信任降溫 巴西力推「森林外交」突圍

本屆COP30被外界稱為「森林COP」,焦點轉向「自然解方」以保護森林、復育生態系統為減碳關鍵。主辦國巴西提出雄心勃勃的「熱帶森林永續機制(Tropical Forests Forever Facility, TFFF)」,試圖以「森林換未來」的模式吸引國際資金。

這項計畫於6日正式啟動,首日即獲53國支持、資金承諾超過55億美元。其中,巴西與印尼各投入10億美元,挪威承諾十年內提供30億美元,荷蘭、法國、葡萄牙也相繼響應。不過,《衛報》指出,英國並未直接投資該基金,理由是「機制仍在初期階段」,但英方強調已資助相關架構設立,未來不排除加入。

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在開幕致詞中未點名特定國家,但語帶諷刺地批評:「極端勢力為了選舉利益而製造謊言,讓地球陷入過時的能源模式,犧牲了未來世代。」他呼籲各國領袖「停止為化石燃料辯護」,並以「森林是人類共同遺產」作為巴西外交新軸心。

圖 /UNDP Planet X

歐盟壓線繳交減碳目標 從領導者變成追趕者?

在全球焦點轉向巴西的同時,歐盟內部也正面臨氣候政策的動搖。今年應於2月提交的新版「國家自定貢獻(NDC 3.0)」計畫,歐盟拖延至11月5日才公布,承諾以1990年為基準,2035年前減排66.25%至72.5%。

這一延宕被視為歐洲政治現實的縮影,戰爭陰影、能源價格高漲、通膨壓力,使得「氣候領導」不再是歐洲唯一的政治議題。

歐洲氣候基金會(ECF)執行長圖比亞納(Laurence Tubiana)指出:「歐洲的領導力正在接受嚴苛檢驗。若無法推動新的多邊合作框架,歐洲將從氣候主導者淪為談判的跟隨者。」

氣候外交進入「信任赤字」時代

COP30原本象徵《巴黎協定》十週年的反思時刻,卻在政治現實中顯得格外蒼白。全球能源轉型雖在技術上突飛猛進,但在政治上卻陷入分歧與遲滯。美中競爭、歐洲內部分裂、發展中國家資金短缺,讓「全球合作」成為最難兌現的承諾。

氣候智庫E3G在報告中形容:「當各國政府、企業與投資人都看不清未來方向,領袖峰會應是點亮路燈的時刻,而非關燈的開始。」

然而,即使大國缺席,巴西以森林為核心的倡議,仍提供了一線希望:「當減碳共識無法從煙囪產業開始時,或許該從樹林重新出發。」

相關新聞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