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部
你可曾想過,一把月琴可以說出多少動人的故事?隨著「2025臺灣月琴民謠祭」即將揭幕,主辦單位台灣月琴民謠協會推出四場風格迥異、各具深度的工作坊,邀請對傳統音樂、身體律動、民謠創作與生命經驗有興趣的朋友走進北投溫泉博物館,一起「聽見地方的聲音、感受民謠的脈動」。
這次活動從9月7日展開,至9月28日止,內容涵蓋民謠創作、月琴彈唱、民謠故事分享會以及身體表達的「桃花舞」體驗,從聲音、動作到敘事,層層堆疊出台灣地方音樂文化的多樣性與當代想像。
【掖種民謠創作】─寫一首屬於自己的歌
由知名詞人武雄擔綱指導的「民謠創作掖種」工作坊,將於9月7日、14日、21日三個週日舉行,強調三堂連貫、從做詞練習到主題引導,是為真正想透過文字說話、以歌謠傳情的創作者而設的密集課程。學員需先投稿詞作審查,通過後方可正式參與,象徵這場學習旅程的起點即是自我對創作的承諾。
【桃花舞體驗】─讓身體唱歌,舞出記憶
9月13日由長春花樂團主講的「桃花舞體驗」,融合民間身體語彙與音樂律動,強調肢體與聲音的即興共鳴。無須舞蹈背景即可參加,主辦方表示,此場工作坊特別適合喜歡用「非語言方式」感受傳統文化的青年與表演者。
【分享會】─從地方走來的民謠生活者
9月14日登場的「翻頭十五冬,民謠祭登大人」分享會,邀請長年扎根北投的音樂人北投阿閒,回望自己如何從「唱民謠」走到「活出民謠」,透過故事道出地方文化養分如何成為創作根源。這不僅是一場講座,更是一場地方文化行者的心靈地圖公開。
【月琴彈唱體驗】─從零開始,輕鬆上手
壓軸登場的「月琴彈唱體驗」將於9月28日舉行,由音樂人郭凌峰與翁郁涵共同教學,從月琴構造認識到簡單彈奏與哼唱,為初學者打造最友善的入門課。無須樂器經驗即可參與,主辦單位更鼓勵親子或朋友結伴報名,在音樂中共享溫潤時光。

📌 活動資訊總覽
-
活動地點:北投溫泉博物館(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2號)
-
活動對象:12歲以上皆可報名(工作坊一需先繳交作品審查)
-
活動免費參與,額滿為止
-
報名截止:8月3日(日),如額滿將提前關閉報名
📞 聯絡方式:
-
電話:02-2893-3088(工作日下午2點至5點)
-
電子信箱:yueqin26@gmail.com
-
Facebook 粉絲專頁:@台灣月琴民謠協會

傳統文化需要「再進場」的理由
月琴與台灣民謠對年輕世代而言,也許是陌生的「老聲音」,但透過這類活化與創意導入的工作坊,讓傳統不再只是博物館中的展示,而是可以被寫進、跳進、唱進生活的當代語言。這種文化「再進場」,不是對過去的模仿,而是向未來的重組與再述。
在AI和速食資訊蔓延的時代,這類活動反而提醒我們:聲音、語言、身體與地方,是我們與自己最深的連結。這四場工作坊,不只是學習,更是一場文化自我認識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