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亞洲最大寵物產業盛會「第27屆亞洲寵物展」20日至24日於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登場,來自全球逾2600家廠商齊聚一堂,吸引超過12萬名專業觀眾與38萬名以上消費者進場。台灣廠商今年首次組團參展,看準中國龐大的寵物經濟,但選擇以設計與專利技術切入,而非與當地廠商拼低價。
台北市進出口公會亞洲業務組組長游鈺羚表示,這是首次由公會帶領廠商參加亞洲寵物展,主因在於近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快速成長,台灣不少中小企業與品牌也投入相關產業,因此希望透過展會平台尋找新機會。他坦言,台灣品牌在價格上難以與中國大規模製造業者抗衡,但在研發、設計與功能性產品方面更具差異化優勢。
例如深耕保健品領域的合台生化,過去主要以原料供應中國市場,今年則轉向自有品牌參展,並鎖定「寵物皮毛保健」與「腸道功能」兩大需求。執行董事廖郁銘指出,中國消費者近年消費意識轉變,不再僅追求低價,而是更重視產品功能與專業性。
另一家專攻寵物美容工具的船記公司,主打毛梳產品,累積多達6000項專利設計,並針對不同犬種推出專屬規格。業務經理汪立軒表示,他們堅持不打價格戰,仍在展場獲得不少詢問。來自台灣的寵物剪刀品牌 Windare 也強調手工製作的工藝價值,吸引現場消費者一次購買多件。
不僅如此,胸背帶品牌 AUSKOMMEN 也分享,他們的設計產品已打入香港、泰國市場,在中國屬於中高價位,但仍憑藉質感獲得經銷商青睞。
不過,台灣廠商也感受到中國市場的不同生態。游鈺羚觀察到,本屆展會幾乎隨處可見「直播帶貨」場景,許多攤位架設5到6個攝影機即時銷售,這種「邊展邊賣」的模式在台灣展會少見,凸顯中國市場強調即時轉換率與線上行銷的特徵。
此次台灣廠商參展凸顯出「走差異化路線」的戰略意圖。中國寵物市場雖然規模龐大,但競爭激烈且價格透明,台灣業者若僅靠成本優勢難以立足,反而應該鎖定消費升級後的高端需求,例如寵物醫療保健、專利設計工具、精品化用品。另一方面,「直播帶貨」已成中國寵物市場主流銷售模式,台灣品牌若想深入布局,可能需要結合當地新零售渠道,才能真正打開市場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