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近期Meta旗下社群平台Facebook與Instagram爆發大規模「停權潮」,許多經營超過10年的老用戶竟毫無預警遭到封鎖,甚至連申訴管道都形同虛設,引發各界不滿。今(22日)多位立委林俊憲、郭國文、鍾佳濱與賴瑞隆,聯同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謝立琪召開記者會,呼籲主管機關數位發展部應正視此一「Meta大逃殺」現象,並盡速提出保障使用者權益的法制規範。
郭國文痛批,Meta此次的「大屠殺」疑似誤判成分居多,受害群組人數已接近4000人,許多用戶累積十餘年的數位資產瞬間化為烏有。他強調,數發部不該再以「總機」姿態推責,應比照歐盟《數位服務法》確保平台透明度,建立明確的刪文與停權理由,並規定合理申訴時限,才能讓使用者明白何時可取回權益。
受害者代表、網紅謝立琪則表示,自5月底以來,她的帳號已超過20次被停權,導致工作與收入幾乎中斷。她質疑,Meta以模糊的「違反誠信原則」為由停權,卻放任冒用她身份的假帳號持續活躍,判準標準明顯失衡。「我願意遵守規範,但至少要讓我知道哪裡違規,否則這是赤裸裸的誤殺。」

林俊憲進一步指出,Meta目前的兩階段申訴機制形同虛設,「一旦系統刪除,就算再送審也不可能通過」,等同讓用戶無從自清。他要求數發部督促Meta明確告知違規條款,避免濫權停權。
賴瑞隆則強調,Meta賺取龐大廣告收入,卻不願設立完善的客服與申訴機制,形同「吃乾抹淨卻不負責任」。鍾佳濱則建議,數發部應率先訂定「定型化指引」,在尚未完成法制化之前,至少提供臨時性保障,避免更多用戶受害。
對此,數發部代表回應,近期已針對Meta開罰三次、合計1800萬元,並提出六大改善要求,包括提升審查準確度、增加人工覆核與客服能量、簡化藍勾勾認證、明確違規事由,以及加強社群守則教育。數發部也坦言,現行欠缺法源依據,只能透過「產業輔導」方式定期檢視,但會持續督促Meta改善。
Meta突如其來的大規模停權事件,凸顯「數位資產安全」正逐漸成為公共議題。社群帳號早已不僅是娛樂平台,而是創作者與商業經營者的重要資產,當平台以「黑箱式審查」決定停權,使用者卻無法合理申訴,等同於「數位人權」遭到侵害。
此次立委集體施壓數發部,實質上反映出台灣對跨國平台監管的迫切需求。若沒有明確的法律規範,台灣用戶仍只能被動接受Meta單方面的判準。未來關鍵在於:政府能否建立一套「使用者救濟制度」與「透明審查標準」,否則即便Meta提出六大改善,也可能淪為沒有約束力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