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永續勞動力短缺加劇!南市推「就業永續 青銀接力」專家籲企業翻轉用人思維

勞動力短缺加劇!南市推「就業永續 青銀接力」專家籲企業翻轉用人思維

圖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職訓就服中心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勞動力缺口日益嚴峻,如何在企業轉型中善用中高齡勞工的價值,成為迫切的社會議題。台南市勞工局一日於關子嶺勞工育樂中心舉辦「就業永續 青銀接力」論壇,集結產、官、學、勞各界代表,針對高齡化社會下的就業趨勢展開對話,並探討如何透過政策、人才培訓及企業文化改變,推動青銀共融的就業模式。

勞工局長王鑫基直言,台灣長期偏重「年輕即優勢」的人才觀念,如今必須被顛覆。他強調,中高齡勞工蘊含的實務經驗與專業技術,能成為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推手,但前提是必須營造更友善的職場環境,讓不同世代員工能合作互補,而非競爭排擠。

論壇中,學界與企業也提供不同角度的觀察。中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崔曉倩以日本為例,指出該國因應高齡化,早已推動延後退休與多樣化就業模式,形成可供台灣借鏡的制度經驗。她提醒,政策若仍停留在自上而下的思維,將難以因應快速變動的勞動結構。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秘書曾秋瑾則表示,政府已規劃多元培訓、獎勵措施及就業媒合計畫,盼協助中高齡勞工延續職涯動能。同時,企業界代表如福業國際總經理李逢祺、台南老爺行旅總經理李俐玲,也分享實務經驗,分別透過「回聘退休員工」與「職務再設計」模式,兼顧技能傳承與就業彈性,證明高齡勞工在產業中仍具關鍵角色。

不過,挑戰依舊存在。勞動力結構持續變化,缺工問題日益加劇,如何讓企業真正「看到」高齡勞工的價值,並願意投入制度設計與職場文化改善,才是青銀共融的核心關鍵。從論壇的熱烈討論可看出,社會已開始正視「年齡不是負擔,而是資產」的觀念轉變。

台南市勞工局職訓就服中心主任梁偉玲最後強調,市府已設立銀髮人才服務據點,並提供第二專長培訓課程,協助銀髮族重返職場。她指出,唯有政府、企業與社會共同努力,台灣才能真正邁向「就業永續」,讓不同世代在職場上彼此成就。

這場論壇反映出台灣當前勞動市場的「世代矛盾」:企業習慣倚重年輕勞力,但現實卻是人口快速老化。若缺乏制度性改革,未來的缺工問題將更加嚴峻。青銀共融不僅是社會責任,更是企業能否在高齡社會維持競爭力的關鍵。政策引導與企業態度轉變,將決定勞動市場能否實現真正的「永續發展」。

相關新聞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