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海上吹起一陣象徵榮耀與堅毅的風。由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600噸級「蘇澳艦」,在114年10月2日正式交船,由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主持儀式,這艘代表「國艦國造」精神的新艦,象徵海巡署「籌建海巡艦艇前瞻發展計畫」再添新頁,也為台灣海上防務注入新能量。
10月3日上午,蘇澳艦由艦隊分署北部地區機動海巡隊長陳慶昌親自率領,從高雄港啟航北上,成功抵達台北港海巡基地,正式成為海巡署堅強執勤艦隊的新成員。這趟航程,不僅是艦艇交付的儀式,更是一場對「守護海疆」信念的接力傳承。
海上祈福,凝聚守護信念
為祝福蘇澳艦未來任務順遂、航行平安,海巡署特於10月8日下午舉行祈福典禮,由廖德成海巡委員主持,長坑國小舞獅團以震撼鼓聲揭開序幕。舞獅翻騰象徵驅邪納福,寓意「平安出航、萬事順遂」,現場洋溢著祝福與團結的氣氛。
典禮現場除了海巡同仁外,還有海巡之友總會艦隊分會朱會長、漁會代表、港警及港務分公司貴賓齊聚,見證這艘「海上新戰力」的誕生。每一位到場的人,臉上都流露出自豪與敬意,因為他們知道,這艘艦不只是鋼鐵打造的戰力,更是無數海巡人心血與信念的延伸。
技術升級 兼具攻防與救援雙效能
「蘇澳艦」是安平級巡防艦的第十艘,採用4部MTU高速主機,最高航速可達40節以上。艦上裝備高壓水砲(射程達120公尺),以及鎮海火箭彈武器系統與20機砲遙控砲塔,不僅可執行海上救火與護漁任務,若遇緊急情勢,也能在平戰轉換時掛載雄風飛彈,展現靈活的攻防轉化能力。
這樣的設計理念,正呼應海巡署近年強調的「平戰一體」思維,在和平時期守護漁民、執行救援,在戰時能迅速轉化為支援戰力的前線力量。
從「造艦」到「造信任」 國艦國造展現韌性台灣
祈福典禮現場也開放「操船模擬教室」,讓民眾親身體驗海巡艦的駕駛操作,感受海上勤務的緊張與責任。許多參與者在體驗後感嘆:「原來每一次出航,都是對生命與信念的考驗。」
這場儀式不只是為艦祈福,更像是一場國家與人民之間的「互信儀式」。從「國艦國造」到「全民海防」,海巡署一步步在打造的不只是艦艇,更是一種屬於台灣的韌性象徵。
「蘇澳艦」的入列,讓海巡署的執勤能量再度升級,也讓「守護海疆」的信念更加具體。正如一位資深海巡人員所說:「每艘艦的背後,不只是鋼鐵的力量,更是我們保衛海洋的決心。」
在浪濤之間,這份堅持與榮耀,將隨著蘇澳艦的啟航,繼續在台灣的海域上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