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永續宜蘭大溪漁港垃圾危機!漁民自發設保麗龍減容機 讓髒亂港灣重現海洋之美

宜蘭大溪漁港垃圾危機!漁民自發設保麗龍減容機 讓髒亂港灣重現海洋之美

圖 /Google Maps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宜蘭頭城的大溪漁港,是許多饕客買海鮮的熱門景點,但近年來卻被垃圾與惡臭掩蓋了原本的漁港風情。漂浮的保麗龍、寶特瓶、塑膠袋滿布港面,觀光客踏進漁港不再聞到海的味道,而是垃圾腐爛後散出的異味。這樣的景象,讓人不禁心疼,也讓在地漁民決定親自出手。

為了讓家鄉的港口重拾乾淨風貌,一群漁民自發成立「海洋之星協會」,並與民間企業合作,於大溪漁港設置保麗龍減容機。這台機器不只是機械設備,更像是一座希望的象徵,能將港內最難處理、體積龐大的保麗龍壓縮、再製成板材,轉化為再利用的資源。漁民甚至用這些再製板材在漁港內興建「海廢暫置場」,將海洋廢棄物變成漁港再生的一部分。

除了保麗龍,寶特瓶也在協會的努力下重獲新生。經過清洗與破碎後,寶特瓶能減容再利用,減少污染源。協會理事長黃士洋指出,漁民正逐步推廣「保冰袋取代塑膠袋、保冰桶取代保麗龍」的觀念,期望未來能從源頭減廢,讓環境負擔降到最低。

協會也計畫與海洋大學合作,在漁港向攤販與遊客推廣環保替代品,從教育與實際行動雙管齊下,改變長年累積的使用習慣。

而宜蘭縣政府也回應,確實觀察到大溪漁港垃圾量居高不下,明年將評估增加清潔次數,並強化宣導,提醒漁民與遊客不得隨手丟棄垃圾,否則可依《漁港法》開罰3萬至15萬元。

大溪漁港的故事,既是環保的挑戰,也是人心的轉變。當地漁民以行動證明,改變並非遙不可及,從撿起一個瓶子、減少一個保麗龍箱開始,海的顏色就能一點一滴地被還原。

相關新聞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