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永續中華汽車通過SBTi減碳驗證 開啟台灣汽車業淨零里程碑 2035年製程與產品碳排同步減63%

中華汽車通過SBTi減碳驗證 開啟台灣汽車業淨零里程碑 2035年製程與產品碳排同步減63%

圖 /CMC中華汽車 2024永續報告書

中華雲新聞網 /編輯

在全球車壇加速邁向碳中和的浪潮中,中華汽車再度走在前端。該公司於2025年10月正式通過國際「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驗證,成為台灣汽車產業首家獲得SBTi認證的企業。這項成就,不僅象徵中華汽車具體回應《巴黎協定》「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以內」的承諾,更代表台灣汽車產業的永續實踐正式與國際接軌。

這不只是企業的榮譽,更是一場結構性的產業宣言。自2023年發布「2050淨零宣言」後,中華汽車再次以具體數據描繪減碳藍圖,以2024年為基準年,至2035年將製程與能源排放(範疇一與二)減少63%,同時產品使用階段(範疇三類別11)碳排也設定相同減量目標。

從工廠到車輪 以三大策略推動碳中和製造藍圖

中華汽車表示,公司正以「製程低碳化、能源智慧化、產品電動化」三大策略推進整體減碳進程:

1️⃣ 再生能源全面導入:
預計至2025年自建再生能源容量可達1,879 KW,年減碳效益約1,000噸CO₂e,並逐步導入綠電採購機制,讓生產線與能源管理同步轉型。

2️⃣ 智慧節能製造與低碳製程:
藉由AI監控與能源管理系統,降低工廠用電強度與排放量,同時持續導入新一代低溫塗裝、廢熱回收與循環冷卻技術,打造「智慧減碳工廠」。

3️⃣ 產品電動化升級:
在車輛開發面,中華汽車正加速電動與混合動力車款布局,並強化動力總成效率與排放技術。透過產品能效升級,降低使用階段碳足跡,實現從製造到上路的「全生命週期減碳」。

供應鏈共榮:從「以大帶小」到綠色聯盟

中華汽車將永續理念擴大至整體產業鏈。
公司已將「在地採購與供應商管理」列為ESG重大議題之一,建立永續管理評核機制,涵蓋六大核心指標勞工與人權、環境永續、誠信經營、能源效率、減碳治理與社會責任

自2023年起參與經濟部「以大帶小」專案,中華汽車攜手11家供應商共同執行節能與設備汰換計畫,至2025年已協助供應鏈年減2,335公噸CO₂e。這項合作不僅減碳,更推動產業鏈形成綠色共創生態系。

國際永續評比亮眼 導入「內部碳定價」制度

在國際永續表現上,中華汽車2024年參與「碳揭露計畫」(CDP),獲得B級評價,代表公司已建立完善的氣候治理與風險控管架構;在供應商議合評比(SEA)則獲得最高A級評價,於範疇三與風險管理皆達領導水準。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自2024年起導入「內部碳定價」(Internal Carbon Pricing, ICP)制度,將碳排視為企業成本,建立內部獎懲與投資決策依據,當年便減少1,005噸碳排,節省潛在碳成本約新台幣104萬元。

這樣的制度性轉型,讓碳不再只是「排放數字」,而是決策依據與成本考量的一部分,標誌著中華汽車已從ESG倡議者,走向真正的永續經營者。

從SBTi到永續指數 中華汽車以ESG領航台灣汽車產業

憑藉多年深耕ESG的成果,中華汽車連續11年名列「公司治理評鑑」前5%,並於2025年再度入選「台灣永續指數」成分股。

業界普遍認為,SBTi認證的通過,不僅意味中華汽車的永續承諾獲得國際肯定,更預示著台灣汽車產業正加速邁向「碳管理時代」。在全球供應鏈要求碳足跡揭露、碳中和驗證的趨勢下,中華汽車率先跨出這一步,等於替整個產業設定了新的門檻。

正如公司內部所言:「減碳不是口號,而是一條沒有回頭路的生產革命。」

相關新聞

最新新聞